□ 记者 顾世丹
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5月9日,澄江县第二十七届立夏节暨第二届傩戏文化节在澄江县拉开帷幕。而说到立夏节,它在当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。
立夏节的起源
澄江当地人都知道,在距离县城4公里左右的西龙潭,才是立夏节传统意义上的举办地。那么很多外地人会问,为什么人们旧时要选择在这么远的地方过节?如果你了解其中的含义,就不会为古人的决定而纠结了。
据相关史料记载,立夏这个节气早在战国末年(公元前239年)就已经确立了。对当今的人来说,它不过是一个节气,表明春天结束,夏日由此开始而已。可是,古人则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。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,称“立夏节”。
旧时的立夏节本身是求雨、祭龙。立夏以后,南方大多进入雨季。在农耕时代的澄江,按节令人们会在立夏节求雨之后等老天下雨,才放水栽秧。或许,那是人们认为西龙潭不仅景色优美,加之龙潭在此,而龙主水,才会将立夏节的举办地定于此地。当然,这仅仅是一种推断。而至于它何时出现,可以根据《西龙潭轮流演戏碑》所述加以判断,此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(公元1755年)。换句话说,公元1755年在澄江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就已经在过立夏节了,那这之前呢?
据记载,云南的汉族大多由明朝迁至,而澄江以前大多以当地土著民族为主。立夏节流传至今,或许就是那时随着汉族大量的涌入,将这个节日在这片土地上推广开来,延续至今。
立夏节的演变
立夏节是澄江的传统节日,历史悠久。清乾隆二十七年所立的《西龙潭轮流演戏碑》和清末贺宗章的《幻影谈》都有说到,澄江过立夏时,都会演剧酬神。顾名思义,就是人们通过唱戏的方式感谢神灵的庇佑,同时也是旧时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。
而说到它的风物,其实和龙有关。据了解,传统立夏节的祭龙仪式由三部分组成:一是龙洞插龙牌;二是祭拜龙王;三是在龙王寺门前唱戏、庆贺。龙洞插龙牌就在西龙潭主要泉眼三尖角塘旁举办。泉水从石崖下涌出,犹如从龙嘴中吐出来一般。据说,西龙潭的龙就住在这个洞里,洞里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祭拜正式开始前,主持仪式的长者会挑选一名年轻力壮且水性好的小伙子,抱一块写着“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”的铜牌插到洞里。然后,便开展活动,该活动会连续唱三天三夜。
新中国成立后,立夏节曾继续举行,后来中断了几十年,直到1989年才又恢复。为了不误农时,节日时间从立夏推后5天左右。1995年开始,节期从3天延长到5天,定在每年5月10日至14日举行,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参与组织节日活动。因地点狭窄,2005年立夏节改到抚仙湖北岸的风之广场举办,并将节期压缩为3天。2014年,为更好地保护抚仙湖,立夏节迁至县城举办。2016年澄江县委、政府为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,助推旅游及经济社会发展,将澄江傩戏搬上舞台,并开展傩戏傩文化学术研讨会等,将立夏节升级为充分展示民俗风貌、体现传统文化、更具地方特色的节日。
来源:玉溪网
编辑:何亚